登录 | 注册
中华罗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罗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罗珠初筑豫章城” 已经得到南昌历史学者的肯定 已阅:2285 / 回复:0(楼主)

(接前述)
我们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已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证明,西汉初豫章城确实是在罗珠主持下建成,时间不是在公元前202年至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而是在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到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期间建成。探讨的主要思路是把《豫章罗氏族谱》记载的有关内容同众所周知的后来的南昌城和江西省的现实联系起来,这就向前延伸了众所周知的南昌城和江西省的现实。如果只到此为止,会有很多人怀疑《豫章罗氏族谱》记载的真实性,因此还需要再分析《史记》和《汉书》记载的淮南王英布的领地淮南国的历史演变,从中找到相应之点同《豫章罗氏族谱》的记载衔接起来,能够完整地解释从秦朝到豫章郡建制的历史演变全过程,这才是科学可靠的分析方法。
豫章郡建制前的沿革如下:
《尚书》中有一篇《禹贡》,记述了大禹治水时按地理位置划分九州的传说。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其中扬州包括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和福建等地。《豫章柏林罗氏族谱•罗氏世徵•大农祠记》记载“豫章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领地。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次年(公元前221年)建制九江郡,下辖九江、庐江两地。当时的九江包括现今的江西全境和安徽的长江以南;庐江包括现今的安徽长江以北、河南淮水以南、湖北黄冈。
秦亡(公元前206年)后群雄争霸,主要是楚(楚王项羽)汉(汉王刘邦)相争,英布等将领初始依附于项羽,属楚,项羽封英布为九江王,领地称九江国(诸侯国),都(即首府)六(英布的故乡,安徽六安),领地就是秦时的九江郡,下辖九江、庐江两郡。不久,刘邦利用矛盾,策反英布归汉,答应汉王取胜后仍封英布为淮南王,领地为项羽封的九江国,项羽见英布归汉,收回了英布九江国的领地。
公元前202年,项羽战败身亡,英布乘机占领了九江郡,包括江西全境。之后,刘邦便封英布为淮南王,封地仍是原项羽封的九江国,包括九江和庐江两郡,改称淮南国,都(即首府)六(英布的故乡,安徽六安)。《史记》称英布淮南国有四郡:九江、庐江、衡山、豫章。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英布反汉战败身亡,刘邦废除英布的王位,封自己的儿子刘长为淮南王,都(即首府)寿春(安徽淮南),刘长淮南国的实际封地是安徽全境和湖北黄冈河南淮水以南。其中《史记》称原英布的豫章郡(赣南),归入刘濞吴国,称鄣郡;其中《史记》称原英布的九江郡(赣北)给消灭英布的功臣灌婴管辖(灌婴的身份是列侯),《史记》避而不谈,《豫章柏林罗氏族谱》称为九江郡,包括南昌。灌婴接受当地人章交(罗氏族谱记为“张文”)的建议,开始在南昌地区筹建郡治城【如果刘邦没有授权给灌婴守九江,灌婴就无权建筑郡治城】,章交着手勘查设计。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由于匈奴的进逼,灌婴大将保卫京城长安的需要,朝廷命大臣治粟内史罗珠接管九江郡(赣北),然后按照章交的设计完成建筑郡治城,竣工时取名豫章城,以纪念豫章罗氏先祖章安为官清廉之德。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豫章城早已竣工,罗珠也安家豫章洪崖,九江郡守罗珠为避诸吕之乱辞官为民隐居豫章洪崖。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太尉周亚夫平定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王叛乱,收回了鄣郡(赣南),奏请将新收回的鄣郡同九江郡合并一起,建制新的郡,因九江郡已经有新建成的郡治豫章城,新建制的郡便取名豫章郡,从而也彰显了罗珠建豫章城之功德。
从此,豫章郡与豫章城的名称,随着朝代的变更,曾几次发生变化,现今的名称便是江西省和南昌市,但豫章郡(江西省)的版图、豫章城(南昌市)的地位,基本没有变化。
公元2012年春

作者:shluohome (2012/5/17 15:09:37)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0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0)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罗氏论坛  执行时间:103.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罗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