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平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平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平氏源流 已阅:16749 / 回复:52(楼主)

一、姓氏来源
  来源有三:
     一是来源于封地,战国时期韩国君韩哀侯,将少子诺封于平邑(今山西临汾市一带),他的子孙就以封地为姓,相传姓平;
     二是齐国相晏平仲的后代,以其父名为姓,相传姓平。
     三是陕西平姓,本支为大元太宗英文皇帝窝阔台长子定宗简平皇帝贵由后人。帝崩,是国内忧外乱,三岁无君。后人深受迫害,东渡黄河移居河北邯郸地区,后因战乱,西迁进河南博爱县。至大明洪武年间,族人不堪迫害汉姓为平。黄河发水,西迁至今山西临汾市,后入陕西定居。

二、郡望堂号
     汉置河内郡,现在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

三、历代名人
    1、平当——字子思。汉朝时平陵人。以明经为博士。对于夏禹治水的情况很有研究,因此成帝封他为骑都尉,负责开河筑堤,防治水患。哀帝即位以后,升他为丞相,赐爵关内侯。到了第二年,又要给他升官加薪,他因为生病,拒绝了。他说:“我的官位已经够高了,薪俸已经够了,给子孙留的财产大多,会使他们过奢侈生活”!
     2、平刚——贵州贵阳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秀才。光绪二十六年与张态、彭述文创设乐群学堂。中国同盟会贵州分会会长。后被推组织贵州军政府,兼任枢密院事,并被选为全权代表,赴武昌商讨组织中央政府。民国元年(1912年)任临时参议院议员。民国2年,国会成立,任参议院秘书长,并任同盟会中央总务干事。响应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著有《感遇诗集》、《平氏谱录》、《贵州革命先烈事略》等。
     3、平海澜——上海松江人。毕业于南洋公学。曾任清华学堂教,南洋公学附属中学主任,大同大学教授、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60年7月,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同年逝世,终年75岁。编有《英文学生字典》等。


作者:202.105.107.* (2007/2/1 18:39:26)   回复此贴
  回复:平氏源流 第 1 楼

贵州 平鸿邦 先生于2004年对平姓山东支始祖晏婴墓进行了考察,提供考察中所摄实地照片一组。
插图:


晏婴墓远景

晏婴墓茔全景插图:


晏婴墓大门插图:

晏婴墓淄博插图:

明万历立碑插图:

清康熙立碑插图:

清康熙立碑插图:

清光绪刻像插图:

淄博市立碑插图:


作者:202.105.107.* (2007/2/1 18:41:35)   回复此贴
  对"平姓来源有三"的看法/平鸿邦 第 2 楼

平姓来源自古来无论查阅哪个朝代有关姓氏源流书籍叙述中只有二源即春秋时代的晏婴宗支和战国时代的韩'女若'('女若'为一字,音撮)宗支,从未闻有"第三"源流---大元太宗英文皇帝窝阔长子定宗简平皇帝贵由后人---立平姓一说,如果说是元朝出现,明清有关姓氏书籍诸如<<百家姓>>等就应有新注,但未见书证.
关于陕西平姓,根据史书记载,则是由安徽砀山韩'女若'宗支一支于汉代中期迁至和山东晏婴宗支后代由邻省迁入共同发展而来.
战国韩哀侯封少子"女若'于山西平邑(今山西临汾地区),公元前221年秦国灭诸侯六国(包括韩国)后,失国失邑后的'女若'的后代逃到梁国下邑(今安徽砀山县)避居,为记念原居地,即以原邑名之首字为姓.此支平姓于砀山发展至汉代中期,一支(平当之祖父)分支迁至陕西平陵(今陕西咸阳)定居,尔后与邻省晏婴宗支后代迁入共同发展了陕西平姓.
如果平姓"第三"源流没有历史记载,我认为有待考就后定论,不忙于纳入平姓来源介绍中.

作者:222.86.180.* (2007/4/4 1:26:46)   回复此贴
  回复:平氏源流 第 3 楼

我是平氏家族的一员,重庆合川人

作者:222.180.180.* (2007/5/23 11:59:19)   回复此贴
  回复 2:对"平姓来源有三"的看法/平鸿邦 第 4 楼

我姓平从我所了解平氏历史看平鸿邦先生的看法很对

作者:219.157.78.* (2007/6/6 14:22:51)   回复此贴
  回复:平氏源流 第 5 楼

谁知汉丞相平晏的历史

作者:219.157.78.* (2007/6/6 14:36:02)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52 每页5条 当前1/11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2)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平氏论坛  执行时间:429.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平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