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氏家谱及字辈
- 中华狄氏网 2012年8月6日 万家姓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有娀氏,出自商王朝始祖契(阏伯)之母??狄,属于以先祖母名字为氏。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殷契母曰??狄。”
??狄,亦称娀??,是传说中商王朝始祖契(火神阏伯)之母,一作娀简、简狄、女修、简易、简逷,是颛顼之裔有娀氏(今山西永济)之女。史书记载,有一次她偶出行浴,吞鳦卵而生契。“鳦”,是“燕”字的古写。
其实,在氏族图腾分类学上,商族为东夷的一个分支,以鳦为图腾,所以有玄鸟生商之说,当由夷族鸟图腾推衍而来。
在契的时代,还是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其后裔子孙中,很早即有以先祖母之名字为部族称谓者,称狄氏族,后以为姓氏,称狄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远早于周王朝时期形成的狄氏。该支狄氏正确读音作dí(ㄉㄧˊ)。
契的母亲“??狄”之“??”字,如今多被人写作“简”字,盖因“??”之一字比较难在矢量汉字库中找到。
“简”,是古代用来书写文章的竹片,即官称的“竹牒”;而“??”字,本意是“诚”、“谏”之义。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字义差别。不过,到春秋后期,人们普遍多将“简”、“??”二字混同,因此,今称“简狄”也可。
“??”字显示不出来。
第二个渊源:源于姮姓,出自尚末周初北方民族狄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
狄,在唐虞时期封黄帝之后姮姓氏族为狄氏、翟氏,始有狄族,世居北地,后在商王朝时期迁徙西河地区。
周王朝时期的狄族,主要活动于齐、鲁、晋、卫各诸侯国之间,后世的子孙中有取族名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狄氏,世代相传至今。
在西周时期,狄族是周王朝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商王朝时期,狄族活动于今甘肃、陕西、宁夏内蒙一带。周朝的祖先在周太王古公亶父为首领时,在陕西豳地(今陕西旬邑)发展农耕,经常受到周围戎族、狄族的侵扰,于是沿渭水而下迁居周原(今陕西歧山),逐渐发展成周国。在其儿子姬季历即位后,周国打败了戎族、狄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殷商后期四大诸侯国之一。
商王朝末期,狄族发展迅速,部落众多,以赤狄、白狄、长狄最为著名。赤狄,隗姓,在殷及西周的西北部,当时也称鬼方,各种史书都有殷周攻伐鬼方的记载。
春秋初期,赤狄东出秦、晋之地而入于晋国,并占据太行山区而建“群国”,其势力大盛,后又东向灭掉刑国(今河北邢台)、卫国(今河南淇县)。是后狄族人向西发展,不断侵扰周王朝和晋国,并曾与周王子姬带(叔带)勾结,将周襄王姬郑逐出王都。后由晋文公姬重耳出兵勤王,大败狄师,杀叔带。狄族人慑于春秋霸主晋文公之威,乃东渡黄河,进入河南、山东一带,侵扰宋、卫、齐、鲁诸国。后赤狄内部发生分裂而衰落,被周边诸夏国家侵占驱逐。
白狄原与秦国同据雍州一带,在晋国部西,后亦渐向晋东、鲁西迁徙,并建立有多个小国,其中以河北中部的肥、鼓、鲜虞这三个国家最大。春秋末期,鲜虞改称为中山国,到了战国时期成为与燕、赵、韩同时称王的千乘之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河北省平山县出土的中山王墓及中山国都遗址的文物,都说明当时狄族早已融于华夏文化之中。
汉朝时期,汉高祖刘邦特别置有狄道,属陇西郡,就是以其地居有大量狄族人而名。晋朝朝时期,将狄道改为武始县。隋朝时期复称狄道,归属兰州。唐朝天宝三年置狄道郡,治所就在今甘肃省的临洮县。
公元前的一千年间,狄族一直活跃于今陕、甘、宁、内蒙鄂尔多斯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西部一带,东汉末期至魏、晋期间,大部分融合于汉族之中,少部分成为后来蒙古民族的先民,“狄”的称谓在历史上消声匿迹了。
在历史上狄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部族汉称为姓氏者,称狄氏,历经五胡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在隋、唐时期已经是蔚然大族,世代相传至今。
在中华民族的姓氏演绎历史上,狄氏家族分衍有许多姓氏,如:狐氏、翟氏、颓氏、泉氏、皐氏、易氏、隗氏、潞氏、红氏、迟氏、屠氏、赤氏、库氏、皐落氏、颓叔氏、库狄氏、义渠氏、贺狄氏、屠各氏、和易氏等等。
该支狄氏正确读音作zhái(ㄓㄞˊ),今读作dí(ㄉㄧˊ)亦可。
第三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成王封炎帝后裔参卢氏在狄城,属于以国名为氏。
周朝时期有一参卢氏族,为炎帝后裔,他们的始祖叫做姜孝伯,亦称姜考伯,是周成王姬诵的舅舅。
姜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后裔,因原在参卢(今山东高青)居住,所以又叫做参卢氏。
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诵封姜孝伯于狄城(今山东博兴高苑镇,一说在今河北正定),他在那里建立了狄国,因地在周都北方,因称北狄,其后裔子孙以及国民中多有因称狄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狄氏正宗。
该支狄氏正确读音作zhái(ㄓㄞˊ),今读作dí(ㄉㄧˊ)亦可。狄氏族人大多尊奉姜孝伯为得姓始祖。
第四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狄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狄,是两周时期官吏中下士的称谓,而狄者,则是专指地位比较低下的“乐吏”,也就是演奏宫廷音乐官员中的“配角”,职责包括服侍地位崇高的乐师、修理乐器等。
在典籍《礼·祭统》中记载:“狄者,乐吏之贱者也。”
在狄者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狄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狄氏正确读音作dí(ㄉㄧˊ)。
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工匠狄虒弥,属于以先族名字为氏。
狄虒弥,原名姬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著名将领,大勇士,当时在鲁国军队主帅孟孙蔑属下为将,与孔子之父叔梁纥、孟氏家臣秦堇父合称为“鲁国三虎将”。
虒,是古代传说中头上有一独角的猛虎,而姬狄的战盔上有一与众不同的斜铸铜角,因称狄虒弥。“弥”就是斜的意思。狄虒弥就是“有斜角的将军”之赞称。
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农历4月初,晋悼公以霸主身份召集鲁襄公、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王寿梦于柤(今江苏邳州泇口),商讨联盟伐楚等军政大事。晋国大将荀偃、士匄(丐)以偪阳国(今山东台儿庄西南二十五公里处)亲楚国为由,坚决请求先予攻占,然后将其赠给宋国大夫向戎作封邑,以期打开联军伐楚的通道。
当时,晋国主将荀罃则以偪阳“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为由予以反对。但是荀偃等人坚决请战,并立下了军令状。于是,十三国诸侯联军金戈铁马、旌旗蔽日地杀向偪阳,于农历4月9日兵临城下实施了包围。
据传,偪阳国君主子妘豹闻讯,急就迎敌。为了不战而屈敌之兵,子妘部署了一个疑兵之计:将城内的土山用金灿灿的小米将其覆盖,远远望去就是一座硕大的米山,让诸侯联军以为城内储备丰足,易于坚守,便涣散斗志,退兵而去。
晋国主将荀罃深为疑惑,为了摸清情况,便拈弓搭箭,对着“米山”连射三箭。荀罃是个力大无比的将领,射出的箭头全部抵达“米山”,但箭头都滑落了下来,因此他断定“米山”非米:“此乃石山,是为疑阵,不足为虑!”于是下令十三国诸侯联军合力攻城。
在一连数日的攻伐战中,偪阳国守军英勇顽强抗击来犯之敌,联军攻势虽然凌厉但却无法破城。适值鲁国大将秦堇父押送粮草来到前线,偪阳君大智大勇,以攻为守,果断下令打开城门出兵袭击了鲁军辎重。秦堇父与狄虒弥等将士顺势攻入城内。守军急落内城悬门,意欲困住入城鲁军分而歼之。秦堇父识破守军之计,急令撤兵。这时,刚刚攻至门下的鲁国陬邑大夫叔梁紇情急之中力挺千钧,一双臂腕死死托住了急速下落的巨大闸门,为鲁军将士撤退撑起了一条逃生通道。
遭此一劫,鲁军恼羞成怒。狄虒弥大怒之下将战车上的一只车轮卸下来,蒙上甲皮作盾牌。他左手执盾,右手握戟,独自上阵挑战,人赞“有力如虎”,偪阳国守军还真的无人敢应战。这在史籍《左传·襄十年》中记载:“狄虒弥,鲁人。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橹,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
后来,偪阳城守军见城下敌军空有武勇却无技可施,遂拿来一匹布,沿城墙放下,戏引鲁军登城,半途断布摔之。秦堇父毫不畏惧牵布攀城,及至城堞,守军挥刀斩布,秦堇父便从空中重重地坠落城下;守军再次悬布相戏,秦堇父再次奋勇攀登,守军再次断布,秦堇父再次坠落。如此“苏而复上者三”,不屈不挠。守军厌倦了,秦堇父才退下阵来,将三截断布做成旌带在军中巡展三日,以示其勇。
诸侯之师对围困偪阳城久攻不下。“水潦将至,惧不能归,请班师”,当初力主兴兵的荀偃、士匄二将以此为由请求退兵。主将荀罃闻之大怒,抄起面前的几案砸向他们:“七天之内不能攻克偪阳城,就要你们的脑袋!”于是,诸侯之师在农历5月4日再度组织攻城。荀偃、士匄身先士卒,虽然城上矢石如雨,亦全然不顾。
偪阳城中,虽将士人人奋勇,但终因寡不敌众,于农历5月8日城破国亡。从农历4月9日到5月8日,偪阳国以小小弹丸之地,力敌十三国重兵,前后鏖战二十九天,谱写了古代战史上的一幕壮举。
毕竟,在这次战役中,鲁国大将狄虒弥、叔梁紇、秦堇父三人之勇为众诸侯国将士所目睹,一时之间“鲁国三虎将”称誉天下,各国因此皆不敢小觑鲁国,位于青州的莒国君主黎比公还因此而放弃了进攻鲁国的计划。
在狄虒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位姓氏者,称狄虒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狄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狄氏正确读音作dí(ㄉㄧˊ)。
第六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唐朝时期西北回鹘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唐朝时期,西北部有一著名的回鹘民族,是秦、汉时期古匈奴民族的一个别支。
回鹘民族中有一个庞大的分支,被汉史北称高车族,南称丁零族,当时族人中就有以部族称谓为汉化姓氏,称高车氏、丁零氏者。在唐朝中、后期至五代时期,该部分族人逐渐改称为单字汉姓,北方多称为狄氏、南方多称为翟氏,逐渐融合在华夏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而回鹘民族的主体部族,则大多留居新疆、青海地区,逐渐演化为今天的维吾尔民族。
该支狄氏正确读音作zhái(ㄓㄞˊ),今读作dí(ㄉㄧˊ)亦可。
第七个渊源:源于契丹族,出自五代时期辽国大将耶律·赫邈,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后梁太祖朱晃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全忠灭唐朝,建立后梁政权,各地不服,纷争竞起,故唐王朝境内大乱,社会进入了五代时期。
唐境内乱,居于北方的契丹民族乘机崛起,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并在后梁末帝朱友瑱龙德二年(公元922年)建立了大辽国,称辽太祖,积极参与中原势力割据
到后唐明宗李嗣源(李亶)天成三年(公元928年)农历1月,耶律·阿保机令惕隐耶律·赫邈(耶律·洪古)率军攻陷平州(今河北卢龙)。惕隐,隶属于辽国北面大王官院的主外攻击的军事机构大惕隐司,为惕称(梯里已)的副手,相当于兵团司令。
到了农历8月,后唐明宗任命骁将赵德钧为卢龙军节度使,赵德钧智勇双全,他先不直接攻击占据平州的契丹军,而是首先自飞狐(今河北涞源)抄了契丹军队的后路,截断其与辽国本部的所有联系,然后一鼓击败耶律·阿保机所部,俘虏了契丹首领耶律·赫邈。
后耶律·赫邈归降于后唐政权,后唐明宗于是赐他姓名为狄怀忠,出任卢龙节度使。耶律·赫邈的后裔因袭汉姓狄氏,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狄氏正确读音作dí(ㄉㄧˊ)。
第八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阿鲁科尔沁蒙古的蒙古族毕德兀德氏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族爱音狄氏,在明朝后期多冠汉姓为狄氏。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狄(娀??、简狄)、姜孝伯(姜考伯)、狄虒弥、耶律·赫邈。
迁徙分布
狄氏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
狄氏最早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由于狄氏是中国姓氏当中比较罕见的姓氏,所以相关的史料记载并不多见,说法也是不尽统一。
狄,在古代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商朝时狄族活动于今甘肃、陕西、宁夏内蒙一带。周朝的祖先在古公坛父为首领时,在陕西豳地(今陕西旬邑)发展农耕,经常受到周围戌族、狄族侵扰,于是沿渭水而下迁居周原(今陕西歧山),后发展成周国,儿子季历即位后,打败了戌族、狄族的侵扰,周国逐渐强大起来。
当时狄族部落众多,以赤狄、白狄、长狄最著。赤狄,隗姓,在殷及西周的西北部,当时也称鬼方(鬼方为殷周部族名),各种史书都有殷周攻伐鬼方的记载。春秋初,赤狄东出秦、晋之地而入于晋,并据太行而建“群国”,其势力大盛,后又东向灭掉刑国(今河北邢台)、卫国(今河南淇县)。是后狄人西扰周、晋,并与周王子带勾结,将周襄王逐出王都。晋文公出兵勤王,大败狄师,杀叔带。狄乃东渡黄河,进入河南山东,侵扰宋、卫、齐、鲁。后赤狄内部发生分裂而衰落,被周边国家侵占驱逐。白狄原同秦同住雍州一带,在晋国西,后亦渐徙晋东、鲁西,建立多个小国,其中以河北中部的肥、鼓、鲜虞三国最大。
春秋末鲜虞改称中山,战国时成为与燕、赵、韩同时称王的千乘之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河北平山县出土中山王墓及中山国都遗址的文物,说明当时狄族融于华夏文化之中。汉朝,置狄道(道即县也,少数民族居住的称道)属陇西郡。以地居狄族而名。晋朝改为武始县。隋复为狄道,属兰州。唐天宝三年置狄道郡。故城在今甘肃临洮县。
公元前的一千年,狄族一直活跃于今陕、甘、宁、内蒙鄂尔多斯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西部一带。公元后才消声匿迹。狄族和狄氏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周成王封狄城肯定同当时强盛的狄族有关。据明嘉靖甲午(公元1534年)修的狄氏家谱记载:“梁公(狄仁杰)出于太原,吾郡之狄,则由太原而迁闽,由闽而迁太。”
分享按钮>>寻找史继禄的后人
>>郡望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