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论文: 徐国初探

    中华徐氏网 2010年12月2日 徐炳仁


徐国初探

江苏 徐炳仁
 

清代学者徐时栋(字柳泉)所著《徐偃王志》卷首称:徐得国传二千年,几与夏商周相终始。
  据《史记》夏本记记载: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禹沿袭尧舜禅让制,死前在选择继承人时,论功绩、能力、资历、社会影响等因素,选择了他的副手伯益。禹死于会稽箕山(今浙江省绍兴县东)。伯益守禹丧三年期满,自己退居箕山之阳隐居起来,让禹的儿子启继承大禹的帝位。启对伯益始终不放心,终于杀害了他。从此中国帝王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瓦解,子承父业的私有制登上了历史舞台(参观刘艺、王光等主编的《中国通史》72页)。这件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988年至1979年之间。
  夏封伯益次子若木于方国徐,若木为徐国第一代国君,“徐国地方五百里”。兼存鲁南、苏北、皖北三地。
  徐国经历夏商周三个朝代,至周穆王时已传三十二世,徐诞为国君,都泗洲(今安徽省泗县北),当时周穆王修刑黩武,漫游四海(参见刘艺等著《中国通史》121页)诸侯离心,天下不宁,而诞行仁义,去刑惩,爱民如父,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综合国力可与西周相匹敌,江淮诸侯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欲舟行上国,乃通沟陈、蔡间,得朱弓赤矢,以为天瑞,遂被诸侯尊为偃王。此时,徐国的疆土已扩大到整个苏北、皖中、鲁南地区及浙江东部等江淮大地。
  公元前962年,周穆王感到宗周受到了徐国巨大的威胁(参见刘艺等著《中国通史》第120页。)便派造父驾八骏之骑,使楚伐徐。唐韩愈在《衢州徐偃王庙碑》中说“偃王不忍斗其民”,不与楚军从正面进行战争对抗,“北走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随而从之万余家。偃王死,民称其山为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
  以徐山为出发地,偃王率子民沿海路南过至浙东龙游、衢州、兰溪、常山、武义、东阳、绍兴、象山等地,公元前947年,偃王终老于会稽翁州(今舟山)。被周穆王册封为“徐偃王”,舟山至今仍有偃王城址。《括地志》载:徐城在越州贸县东入海二百里。
  偃王南去舟山,大部子民留在武原县东山周围,人们凿山为“龛”纪念偃王。而后其子民散居苏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东山也改为徐山,居住地改为徐城,徐国作为地名将彭城改为徐州,这一徐族的名称便成了九洲之一的徐州了。
  偃王死后,其子宗于周共王时,继位第三十三代国君,继续治理徐国。
  春秋周灵王时,章禹继位第四十三代国君,史称驹王。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在孙武(《孙子兵法》作者)武子胥两位大将的协助下,以三分之一的兵力伐徐,徐国君章禹领兵固守,以待楚军来援。阖闾见徐国城坚兵历,兵民同慨,无法攻取,便决定筑堤引水灌城。徐君章禹见久持必败,为了不殃及百姓,于当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乃断发携夫人迎降吴王。于是,央央徐国,历夏商周至春秋,经四十四世国君,一千六百四十九年而亡。
  徐国末代国君章禹将国献于吴,率臣民化妆潜逃奔楚,楚司马沈伊戌奉命救徐,与徐君章禹相遇与途中,争挥军与吴王作战,将吴军击退。
  楚国助徐君章禹在筑城(筑城在今安徽亳州东南),地区驻扎,使其安民强势,积聚国力,以利共同抗吴,其时正值春秋“七雄”(齐、楚、燕、韩、秦、赵、魏)争霸,天下风云激荡,徐国至此,再也无力回天,国已不国,民力衰竭,徐氏族人渐渐离散于天下。古老的徐国湮灭在华夏历史的滔滔江流中。
  民国学者张寿镛于民国三十四年(即一九四五年)作《徐偃王志序》中说,“典午之世,有徐偃王志,作者何人,无可考,而其书亦亡。唐韩愈作《徐偃王庙碑》,于是天下始知偃王之行仁义,子孙繁盛。”
  “古今无不亡之国,暴戾恣睢,视人民为草芥,虽存亦亡;修德行仁,弃土地如敝履,虽亡亦存。徐偃王避楚之锋,不忍斗害其民,其后嗣守土不绝,徐氏繁衍。有国有家者,可以鉴矣!”
  郭沫若先生在《历史人物》中指出:“中国的真实文化起于殷有,殷商灭亡后分为两大支:一支在殷人手下向北发展,一支在徐楚人手下向南发展……徐人的文明并不比周人初起的文明落后。徐是夏商周并存的古国,具有相当的经济基础,文化十分先进。……吴越人的汉化一定受到徐楚人的影响……徐楚人和殷人的直系宋人是传播殷文化的中国南部发展的。”古代徐国在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作的贡献是不应忘记的。

(注: 本文作者系江苏徐州市徐国历史研究会会长)

 

 


分享按钮>> 濮阳的回銮碑和御井、中心阁、八都坊
>>编修《徐氏通谱》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