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华侯”一支的来历和世系概述

    中华侯氏网 2010年11月25日 中华侯氏网


    根据恩华公《侯氏祖谱》记载的语言不祥、世系不清,笔者不敢妄自多说,因为只是罗列了一些侯姓历史的名人,此祖谱云:出自晋缗侯(侯氏起源晋国(今山西省),本出姬姓,晋侯姬缗为曲沃武公所灭,子孙适于他国,以侯为氏。
    轩辕黄帝姬姓,居于姬水,以此为氏。历史上尧、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相传是黄帝后裔。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十年,成王封叔虞于唐。叔虞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弟,设都于翼(今山西翼城),其子称燮徙居晋水旁,因而改唐为晋,称晋侯,姬姓,侯爵。叔虞是第一个诸侯国晋国的始祖。
    晋昭侯分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为首领,造成分裂局面。晋昭侯七年,晋国大臣潘父杀死国君晋昭侯而迎纳曲沃桓叔,桓叔打算进入晋国都城,晋都国人发兵攻击桓叔,桓叔兵败返回曲沃,晋都国人共同拥立晋昭侯的儿子姬平为国君,这就是晋孝侯,并杀死了潘父。
    晋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去世,其子鳝继代桓叔之位,这就是曲沃庄伯。晋孝侯十五年,曲沃庄伯在翼城杀死国君晋孝侯,引起晋国人攻打曲沃庄伯,晋都国人立晋孝侯的儿子姬郤为国君,这就是鄂侯。 
    晋鄂侯在位六年去世,曲沃庄伯闻得鄂去世,便起兵进攻晋国都城,周平王派遣虢公率领军队讨伐庄伯,庄伯逃跑据守曲沃,晋都国人共同拥立晋鄂侯的儿子姬光继位,这就是晋哀侯。
    晋哀侯二年,曲沃庄伯去世,其子称继位,这就是曲沃武公。晋哀侯八年,晋国军队侵伐陉廷,陉廷人与曲沃武公合谋,九年,在汾水之滨进攻晋都军队,并俘虏了晋哀侯。晋都国人于是拥立晋哀侯的儿子姬小子为国君,这就是小子侯。小子侯元年,曲沃武公派韩万杀死所俘虏的晋哀侯,当时曲沃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晋国公室无法控制它。
    晋小子侯四年,曲沃武公施计引诱召来晋小子侯而杀死他。周桓公派虢仲领兵讨伐曲沃武公,武公入据死守曲沃。虢仲奉周王命,立晋哀侯之弟弟姬缗为晋侯(姬缗侯是唐叔虞第十三代孙)。
    晋侯二十八年,曲沃武公攻伐晋缗侯,消灭晋国公室,将晋国公室珍宝重器全部奉献给周厘王,周厘王赐封曲沃武公为晋国国君,排行于诸侯国之列。因此,晋缗侯的子孙便逃到虢、随、卫等国,并以先人的爵位“侯”为姓,称侯氏。
侯氏还有一支出自姬姓,据《金乡长侯成碑》所云:“君讳成,字伯盛,周文王之后,封于郑,郑共仲赐氏称侯。”这里所说的“郑共仲”即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叔段之子。叔段因谋反,被郑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属河南省辉县),故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他儿子共仲姓侯,又形成一支侯氏。


    侯氏早期主要在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发展蕃衍,如春秋战国时,郑国有大夫侯宣多、侯羽,鲁国有侯叔夏,侯纪,齐国有侯朝,魏国有处士侯赢(侯赢是历史上围魏救赵的献计者),楚汉时有大司徒侯霸,皆是他们的后裔,也是当时中原的表著者人物。由于历史原因,中原一带战乱频繁,侯氏部分人迁徙河北中西部聚居,从春秋到战国五百多年,侯氏族迅猛发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部分鲜卑族人加入了侯氏),燕国时始设上谷郡,秦灭燕后治所在沮阳(即河北省怀来县西南一带)称上谷郡,侯氏自此视为发祥地,自秦、汉至今侯氏都沿用“上谷”为其堂号,又称郡望。)

    如果说晋缗侯和“驸马侯“还有我们谱书记载不一致,应该不是同宗同派。

    附录一:

    故武略将军汶上县尹侯君神道碑

    皇元开创之初,河朔分列之际。 东平行台,严武惠鲁,国公首圣,朝乃承制,得专封拜。故英雄豪杰,倔起草泽云屯麾下,各献其能,时名将帅,贤守令,分封列爵。于山东五十余城,人材可谓盛矣,县尹侯君亦其一也。君讳德山,汶人,实东汉尚书令侯霸之后。曾祖讳聚,曾祖妣王氏;祖讳俊,祖妣苑氏;父讳江,妣王氏。世业农穑,惟守勤俭,以致殷富。君生超凡,为人倜傥有大志,每慨然击节曰:“大丈夫处于世间,当垂手取功名,安能自若,壮为垄上儿,老为田舍翁也。”金末贞佑年间,尝援进义校尉,充牧马翼官兼领军事。辛己东平不守,主将胡立刚劫民南迁,时公略定山东,方壁清崖,急于拔村能君闻之,率众以归公,奇之,迁修武校尉,入翼都统。乙酉淮人彭连兵入寇山东,州郡莫不骚动。壬辰之变,公命君先锋从大军收抚河北,帅师于郑郊。十二月与金人斗死于黄陵,时年四十有三,诸将惜之,因退,谴帐下人收骨以归。越明年葬于先祖之茔侧,妻刘氏,三子。长曰君锡,承父荫,历军父清水两县巡抚,早卒;弟曰 谦(德诚),天性孝友,轻财尚义,乡里推尊咸以翁称,至于戊申饥馑,荐臻度气大行,道路流民莩死相望,翁不忍坐视,括田为义冢以葬其尸。考其心迹有乃兄之遗风焉。而三弟亦克淳孝友,莫可尚也。时东平推官李品增诗褒奖,其言当矣,士大夫景从而昌和者甚众,其意皆以为有阴德阳报子孙,共称之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睹侯氏子孙繁衍甚盛大,里人之言验矣。君质干魁梧,人品磊落,生为乱世之雄豪,长为治世之贤臣,终为决战之良将。其拯疮民、痊枯骨、仁也;率众归国,智也;御寇盗擒渠魁,勇也;报主恩死王事,忠也;念祖考创邱垄,孝也;人有一焉足。为名贤况兼五者乎?叙而铭之,宜也,君之孙子敬即谦之长子,请余铭之,窃尝见世子为嫡子者,俾先考功烈,烟无闻恬不之,恤讵肯刻石以图不朽。君从公接战累获胜,擒义彬于火,炎而戳之,巢绝魁党,馀悉纵谴归农,兵擒淮贼,尽侯公之力。丙戌夏,五月从公东还,策功“武略将军”,合授翼提行汶上县令,先是群盗做雄。 汶邑村落兵掳火焚,率为战场,疮漡之痛犹未痊,君始下车一夫不得,其所君甚尤,遂招集老幼收恤孤寡,摩抚以恩慰籍,以温阖境之民,咸被更生之赐,由是地著者宁复业者,安不四三年既富而庶。庚寅正月循行境过故战场,见其零骨残尸横积、阡陌烟愁务惨风哀雨泣,无慈亲,孝子为之掩覆,冤魂怨魄畴将依归伤怀之馀 ,谋及同城广收於郊西塔堡之南,非有恻隐孰能若是?他日又以禄养不逮,兴封树之悲。感念祖考派梓殡攻已残欲力为改,卜吉宅葬於孝义乡,原请铭於故平章宋公刻石墓侧,以光遂道即而君悲且喜曰:海内丧乱以来弃子女而四方者不可以胜数,而吾之族赖祖宗之灵不离先垄,而举家宴如窀穸事业已毕矣,乡邑人民既已治矣,吾尤可少舒矣,居无何界乎?敬乃武略将军之子孙也?而皆其兄显并弟钦率其族类为此难能之事,呜呼!贤哉重念我先祖解元躟尝与君同在鲁公之清崖,及君为汶邑令,痊枯骨实吾祖所撰,余尝悯斯文,终自晦而人莫之知今,因请而略为叙明焉,以见吾家与侯氏有旧其来远矣!於义不敢终辞,故敛衽再拜,掇拾馀绪以为之铭曰:虎萧风烈龙兴致云豪杰起,为时辅臣钨略保鲁土集辕门,擒火炎寇,活千万人,为汶上宰,扶民以恩既忠且孝智勇义仁,天或假寿其才尽伸进龙虎卫号上将军必画凌烟丹青,麒麟题铭刻石勉哉!后金末贞佑元生圣君、侯霸之裔,惟君不群,惜乎早卒,未成大勋。呜乎已矣!庆馀子孙! 马建撰文 皇元延佑元年岁次甲寅三月立(延佑元年:1314年 - 末年:1320年是元朝元仁宗的年号,共计6年。纪年延佑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附录二、(金元之交,世侯很多,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各地有40多个,小的一州一县,大的跨州连郡。其中顺天府(治保州)的张柔,东平(今山东东平)的严实,益都的李璮,统辖二三十个州县,地广二三千里,领兵数万,附属百姓几十万,四家世侯,从北到南,管辖今北京以南、河北所有州县及河南、山东部分地区。严实(1181~1240),字武叔,长清人。1214年因守长清城有功,被授予金长清尉。1218年任金长清令。后联宋抗金,屯聚青崖,宋授为济南治中,所到之处攻无不克。太行山以东均受他管辖。1220年降于蒙古元太师木华黎,行尚书省事。1234年,授东平路行军万户,为元初汉地七万户之一。在战乱和灾荒中,拯救城破后居民和灾荒难民达数十万人。严实去世时群众很悲痛,野哭巷祭十余天不止。1261年追封为鲁国公,谥号武惠。其子严忠济(?~1293),字紫芝,雄伟善骑射,兼有文才。袭父爵为东平路行军万户、管民长官。后随元世祖南征,屡立战功。官至资德大夫、中书左丞、行江浙省事。现存作品有小令《落梅风》、《天净沙》等。)

    第八卷 中古时代·元时期(下册)·第六章 严实董俊张柔第一节 严实(附严忠济、严忠范)

    第六章 严实 董俊张柔 史天泽李璮 汪世显
    第一节 严实(附 严忠济、严忠范)
    严实(1182—1240),字武叔,金末泰安长清(今属山东)人。幼时警悟,略知诗书。成年后,志气豪放,喜交结,好施与,屡次因事入狱,被“侠少辈”拚死救出。
    在金衰蒙兴的乱世,在蒙古、金、宋争夺山东的三角斗争中,严实显露了他的军事才能,而且表现出他善于随机应变的性格,从而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实力。
    1213年,蒙古军队攻掠山东后北归,金东平行台调民为兵,任他为百夫长。第二年,他击败灵岩张汝楫军的进攻,升任长清尉。1218年六月,权长清令。八月,宋军攻取益都,乘胜西进,严实外出督租,还时长清失陷,不久即被收复。金行台听信谮言,疑严实与宋人有谋,以兵围长清。严实携家避于青崖崮,宋于是授他为济南治中。严实乘机分兵四出略地,太行以东均受其节制。1220年三月,金河南军攻彰德(即相州,今河南安阳),宋守将单仲求救,益都张林逗留不行,严实往救不及,单仲被擒。经历此战后,严实知宋不足凭恃。八月初,金山东招抚高居实遣人招严实,严实未予理会。
    这年秋天,严实谒木华黎于军门,献出所部彰德、大名、磁、洺、恩、博、滑、浚等州三十万户。木华黎承制任他为山东西路行尚书省事。接着,他攻下曹州(今山东荷泽)、濮州(今山东鄄城北)、单州(今山东单县)。但其留镇青崖的偏将李信,有罪惧诛,叛降于宋,杀害其兄与夫人杜氏。1221年,他收复青崖,擒诛李信;并进而攻占东平,与石硅分而据之。1222年,宋将彭义斌说青崖晁海叛,掠严实家人,又率军西下,与严实盘旋。1225年四月,彭义斌进围东平,严实久等蒙古孛里海军不至,遂与彭氏连和。彭严结拜为兄弟,共攻河北,但严实家眷被彭义斌留在东平。七月,彭义斌下真定,道西山,与孛里海等军对阵,严实乘机又与孛里海军配合,大败宋军,擒获彭氏;在此反复中,严实留在东平的家眷也全遭彭氏部将杀戮。不久,他又收复了先前丢失的州县。冬天,蒙古主将带孙攻取彰德,第二年攻取濮州、东平;1227年带孙、孛鲁攻取益都,收降李全。在蒙古加紧经略山东的过程中,严实都大力配合,立有功劳;同时劝阻带孙等在彰德、濮州等地屠城,使数万百姓免遭杀戮,并约束部将,毋敢妄行杀掠。从此,严实成为蒙古治下集军民财权于一身的大的汉人世侯之一,“有全魏,有十分齐之三,鲁之九”①。在1229年蒙古建汉军三万户以后,他作为一个千户隶于史天泽万户麾下。
    1230年四月,严实朝见窝阔台大汗。窝阔台赐宴终日,赐金虎符,称他为“真福人也”。当时耶律楚材已向大汗条陈十八件事,建议遏止世侯势力,州县官吏必须奉汗命才可以征发科差,并定下诸路课税。但不久,近臣别迭等主张将中原变为牧场,楚材力言不可。这年十一月,蒙古置十路征收课税使,以张瑜、王锐使东平。严实对楚材此举颇为不满,但后来听从幕僚宋子贞的劝告,支持了这项财权上的变动,基本上交出了征收赋税的权力,使境内人户的赋税负担得以减轻。

    1232年正月三峰山战役后,蒙古增置汉军四万户,授严实为东平路行军万户,下属八个千户。增置汉军四万户是为了加速灭金,东平军队也参加了围攻归德等战斗,但未立大功;同时,严实则可能因年老而在灭金战争中事迹不显。 
    在灭金以后,1236 年窝阔台命怯烈台率领一支探马赤军镇守东平。同年,蒙古在中原完成户籍的括编,在此基础上制订赋税定额,施行划境之制。当时投下势力与邻近世侯都企图乘机侵占严实地域,因其部属王玉汝、齐荣显等力争而得以保住二十余城。1237年九月,窝阔台诏令严实不再参与征伐。1238年,蒙古勋贵企图在东平“裂土析民”,也因王玉汝在窝阔台面前力争而得以避免。
    严实及其后继者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力图维持封建统治。为此,他“辟田野,完保聚”,“以劝耕稼,以丰委积”,1236年以后进一步“贷逋赋以宽流亡,假闲田以业单贫”①。也为此,他开设幕府,延纳流落在各地的士大夫。“东平严公喜接寒素,士有不远千里来见者”②。在东平严氏幕府中,著名的人物有张特立、康晔、刘肃、宋子贞、商挺、王磐、李旭、徐世隆等,他们后来多半成为忽必烈时代的名臣。一代名士元好问也常去东平,与严氏父子及其幕僚交往频繁。在蒙古灭金以后,严实还率先开办东平府学,兴学养士,以元好问、王磐、康晔等为师,受业者多至数百人,其中孟祺、阎复、李谦、徐琰(此四人号称“四杰”)、夹谷之奇、李之绍、申屠致远和曹伯启等后来也成为大儒名臣。东平当时也是保存和恢复儒家礼乐的中心。
    1240年,严实病卒,其子严忠济袭职。中统二年(1261),追封为鲁国公,谥开惠。子七人,名忠贞、忠济、忠嗣、忠范、忠杰、忠裕、忠祜。
    严忠济袭东平路行军万户、管民长官后,“开府布政,一法其父。养老尊贤,治为诸道第一。领兵略地淮、汉,偏裨部曲,戮力用命”(《元史·严实传》)。他起初统领十七千户,1255年奉命在山东括编新军二万余,其弟忠嗣、忠范为万户。1259年,从忽必烈征宋建功。1260年五月,忽必烈听取姚枢“建监司以治诸侯”的建议,立十路宣抚司,即以姚枢为东平路宣抚使。当时。“诸侯惟严忠济为强横难制”,姚枢到东平路后“置劝农、检察二人以监之”①。这年六月,即诏严忠济等发精兵一万五千人赴开平。1261年五月,“诏罢东平路管民总管,兼行军万户严忠济,仍敕式戒诸路官寮无是效焉”②。六月,以严忠范接任此职。在平定李璮之变时,严忠范从征立功,并与史天泽一起在军前擅杀李璮。接着,忽必烈削夺世侯权力,严忠嗣于1263年罢官家居。1265年二月,严忠范被调至中枢,任兵刑部尚书。这年闰五月,以平章政事廉希宪行省事于东平、济南、益都、淄莱等路,严氏在东平一带的地方的实权终于全被削夺。到了年底,严忠范的尚书一职也被免去。
    ①元好问:《东平行台元公神道碑》,《遗山先生文集》卷二六。
    ①元好问:《东平行台严公神道碑》、《东平行台严公祠堂碑铭》,《遗山先生文集》卷二六。
    ②苏天爵:《曹文贞公祠堂碑铭(有序)》,《滋溪文稿》卷十。
    ①姚燧:《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元文类》卷六○。

    附录三:皇帝诏书

    奉天乘运:皇帝制曰:武臣宣力于外,效厥勤劳淑媛襄职于中膺,茈宠锡而原任都统侯德山之妻刘氏,凤娴壶范克嗣徽音、柔嘉维则琴瑟调在,御之和淑慎其仪,帷幄赞运筹之美,兹以特恩赠尔为宜人,于戏纶音攸降彰淑德于不暇,象服式荣膺宠命之有赫

    敕命之宝

    至元二年二月二十五日(1265)

    附录四:《本宗始祖母刘氏》

    诰封宜人三子,大公二公三公,三公荫名君锡,历任军父,清水两县巡检,始祖故后,携三子复归通许。二世伯祖一子失名,二世二伯祖二子亦失名,二世祖七子长林次桐三松四柏五桂六枝七梓,因干戈之乱,俱散居于他省,而后林祖回居东平桐祖回居郓城松祖回居泰安柏祖回居河南归德府商丘县,独二世祖挟桂祖扶始祖母柩合葬于孝义乡祖茔庐墓之后,遂居于村东北海子即祖宅也,是以居汶者桂祖之后,居东平郓城泰安商丘的皆林桐松柏四祖之后也!朔厥世系者皆德山祖之后既借君房祖之后也,又有德山祖神道碑阴,六十七支不能悉载,今为修谱,谨将本支志之。

    附录五:

    皇元故武略将军汶上县尹侯公讳德山年表

    金明昌元年1190年生

    金贞佑元年1213年进义校尉充牧翼官兼领军事

    金兴定五年率众归顺严实军事集团,随后收复长清等地

    金正大1225年围困宋将彭义彬

    金正大三年1226年授武略将军兼汶上令

    金开兴元年(1232年)围歼彭义彬

    十二月做先锋收复河北于金人作战郑郊黄陵不幸遇难,时年43岁。

    资料来源《元史》卷148《严实传》

    中国古郡上谷郡:
    上谷郡始建于战国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因建在大山谷上边而得名。当时,燕昭王派曾在东胡做人质归来的大将秦开击败东胡,使东胡北退千余里,将燕国的北部疆土拓展至辽东。其后,沿北部边界修筑长城,置上谷、渔阳(治今北京密云一带)、辽东(治今辽阳市)、辽西(治今辽宁义县西)、右北平(治今河北平泉县)五郡,上谷郡是燕国北疆西部第一郡。
    上谷郡为燕国北长城的起点。其地北以燕山屏障沙漠,南拥军都俯视中原,东扼居庸锁钥之险,西有小五台山与代郡毗邻,汇桑干、洋河、永定、妫河四河之水,踞桑洋盆地之川。所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张家口市怀来县、宣化、涿鹿县、赤城县、沽源县以及北京延庆县等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谷郡(治沮阳县,今河北怀来东南怀来县大古城北7里)亦名列其中。郡设郡守,也称郡将,本为武官,后渐为地方行政长官。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改称太守,太守之下设郡丞和郡尉,分管民事和军事。汉代飞将军李广、大将军霍去病都曾任上谷郡太守。秦汉时期,上谷郡下辖十六个县(汉弃斗辟县后为十五个)。王莽夺取皇位,改上谷郡为朔调郡。三国曹魏时郡治曾移至居庸,大古城仍为沮阳县治所;西晋时上谷郡治又迁回沮阳。五胡十六国中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诸朝,上谷郡辖地范围虽几经变化,但郡治城却一直沿用。南北朝时期,北魏改上谷郡为平原郡,仍与沮阳县同治。北魏以后上谷郡与沮阳县从记载中消失。据史料记载:北魏末年,北方六镇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边民起义,特别是孝明帝正光六年(525年),柔玄镇人杜洛周发动的上谷郡农民起义,以“真王”为年号,攻克燕州(今涿鹿),并一路南下,先后占领涿州、定州。上谷郡城很有可能毁于这次农民起义的战火,以致废弃。由此推算,上谷郡城自战国燕昭王时始设,一直到北齐末居遭受突厥多次摧残,无复人迹。,共经七个大的历史时期,10个封建王朝,历860年。

    作者: 侯冰 Email: ycsy188@yahoo.com.cn

    根据郓城\梁山\汶上\枣庄和泰安侯氏祖谱研究,我们这支出于春秋孔子的学生左人郢,郢的18代孙是东汉侯霸.郢为始祖我是76代,霸为始祖我是59代.元朝德山始祖我是22代,明朝始祖忠信我20代.
    郓城的侯姓有三支。我们这支是明朝(从明朝到清朝这支出了数个进士,故称做进士侯)从山西老鸹窝迁到河南商丘的后来迁到郓城的,还有一支是元朝驸马爷,公主是阿芒吉。另外一支我不怎么详细。我们这支现在在郓城有大约8万人。在郓城立祖的始祖是忠信爷。
    梁山一世祖是德山爷;二世祖君锡爷:君锡爷七子:林、桐、松、柏、桂、枝、三省。
    林爷后东平;桐爷后郓城;松爷后、、、;柏爷后商丘;桂爷后梁山、汶上;枝、三省失传。
    延佑元年碑记宗派图上是:始祖霸(关内侯尚书晋爵)本宗始祖三代聚(诰封武略将军)俊(敕封武略将军)江始祖德山(恩荫历任军父、清水两县巡检)---君锡:后面是7子的分支详细情况,德山祖43岁战死(一说38岁),德山祖的功德碑和坟墓在汶上县孝义乡郭家仓,石人石马石羊享殿俱在,每年的腊月26日附近的侯家人都去拜祭。
    我们是桐爷(忠信爷后):
    从忠信爷为始祖我是20世。我这代以前的辈分不怎么统一,从21世开始20 个字的辈分是:
    仰 宪 本 善 良,传 继 振 安 邦 ;
    宏 文 庆 世 远,繁 衍 大 宝 光。
    我在郓城实验中学,有什么事情给我联系啊。

    我的qq是513858643。


分享按钮>> “进士侯” 的来历和世系概述
>> 明乐清少年侯一元金殿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