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略考-230——侯姓
- 中华侯氏网 2012年4月12日 作者朱虓宏
侯[侯、矦、??,读音作hóu(ㄏㄡˊ)]←“侯”的古体字“??”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国家出版业标准矢量字库《方正超大汉字集库》;相关的满文、蒙文等少数民族文字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圆点满文印刷体字库》、《蒙文标准字库》等。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朝夏禹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国(封邑)名称为氏。
该支侯氏为夏禹的后代。
史书记载:“禹之后也。天子号元后,故称夏后。禹本欲让天下,既崩,天下归其子启。遂不让贤人,更以家为天下,开三代之风也。”由此,诞生了夏后氏。
要注意的是,夏后氏并不是单一的氏支,而是一个完整的姒姓群体,分衍有许多姓氏分支。
按诸多史籍的记载:
“夏后氏之先出帝颛顼之后。帝颛顼生鲧,封于崇。鲧薨,子禹嗣。禹以治水功为天子。初,欲让天下于皋陶。皋陶早薨,复以益为继。
禹崩,益立,诸侯拥禹子启。益乃让天下于启,而隐箕山之阳。《竹书纪年》曰:“益干启位启杀之。”此别说也。启立,作《甘誓》,征有扈氏,会诸侯而定天下。自后天下以父传子,不复让贤。
启崩,太康立,都斟鄩。康田猎终日,夏政衰。羿起逐太康,立其弟中康。中康崩,相立。相奔斟灌氏,羿遂自为后。
羿即位,田猎终日,用伯明氏不肖子寒浞,远武罗、伯困、龙圉。寒浞遂烹羿自为后。命子浇攻斟灌氏,弒相。相妃缗奔有仍氏,生少康。
少康为牧正,浇闻之,攻有仍氏,乃奔有虞氏,娶其女,封纶邑。以一成之田,一旅之师,联遗臣靡攻杀寒浞,中兴夏政。
少康崩,杼立,迁老丘,作矛作甲。征东夷。杼崩,槐立,九夷来朝。二传于泄,始封诸侯。数传于孔甲,始崇鬼神。
桀为后,诸侯多叛。不务德而伤百姓。商汤起兵,与桀战于鸣条,逐桀于南巢。汤遂代夏为天子,封夏之后,至周封于杞,卒为楚所亡。桀子獯粥,娶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遂成匈奴。”
因此,在“汤武革命”之前,整个夏王朝历代君王除了期间的有穷氏后羿、伯明氏寒浞参曾一度参夺以外,包括鲧→夏禹→启→太康→中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桀),从公元前2242~前1767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2070~前1600年)上下四百七十五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四百七十年)间,十七代君主均为夏后氏,这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氏族群体。
相传,夏后氏的子孙有人被封于侯地(今河南巩县)者,伯爵,建有侯国。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地)名为姓氏者,称侯氏、夏氏,是为侯氏得姓之始,属于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姒姓侯氏族人大多尊奉夏禹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姬姓侯氏、曼姓侯氏合谱。
本书按:
至于该支侯氏到底出自夏王朝的哪一代君王,亦或不止一代君王,实无迹考。
这是因为“夏制多不考,唯历沿于今世。夏以寅月为正,称夏正。汉武帝用太初历,从夏正,后世多不革焉。《史记》曰夏时贡赋已备,且有会计。而其法已不考焉。”也就是说,整个夏王朝的政治体系与社会制度,除了一部“夏历(农历)”一直沿用至今以外,余皆难考,因此,毋需深究。
本书所采用的夏、商、周、先秦历史纪年,即按“夏历”所推演。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传自黄帝至轩辕氏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晋国,是周成王姬诵在其执政十年(公元前1093年)封姬叔虞于古唐国之地(今山西晋阳),因称“唐叔虞”。
姬叔虞,是周武王姬发的幼子,周成王的弟弟,受封后设都于翼邑(今山西翼城)。唐国传至姬叔虞之子姬燮父,因迁建宫室于汾河支流晋水畔(出太原晋祠西悬瓮山,入汾河),故而更改国号为“晋”,侯爵,姬燮父是晋国实际上的第一任君主,但姬叔虞是晋国的始祖。
晋国到了第十二代君主晋昭侯姬伯执政时期(公元前745~前739年在位),分封其叔父姬成师于曲沃(今山西临汾)为首领,但也正式从此开始形成了晋国一度分裂的局面。
周平王姬宜臼三十二年(晋昭侯七年,公元前399年),晋国大夫潘父弑杀了晋昭侯,迎纳曲沃桓叔为君。但当曲沃桓叔打算进入晋国都城时,晋都国人一致发兵攻击曲沃桓叔,曲沃桓叔兵败返回曲沃,晋都国人杀死了潘父,共同拥立晋昭侯的儿子姬平为国君,是为晋孝侯(公元前738~前724年在位)。
周平王三十九年(晋孝侯八年,公元前732年),曲沃桓叔去世,其子姬鳝继代桓叔之位,是为曲沃庄伯。
周平王四十五年(晋孝侯十五年,公元前726年),曲沃庄伯在翼城杀死了国君晋孝侯,激怒了晋国人联合诸侯攻打曲沃庄伯。后晋都国人立晋孝侯的儿子姬郤(姬郄)为国君,是为晋鄂侯(公元前723~前718年在位)。
晋鄂侯在位六年去世,曲沃庄伯闻得晋鄂侯去世,便立即起兵进攻晋国都城,周平王派遣虢公率领军队前往晋国讨伐曲沃庄伯,曲沃庄伯败逃据守曲沃,晋都国人又共同拥立晋鄂侯的儿子姬光继位,是为晋哀侯(公元前717~前710年在位)。
周桓王姬林四年(晋哀侯二年,公元前716年),曲沃庄伯去世,其子姬称继位,即曲沃武公。
周桓王十年(晋哀侯八年,曲沃武公六年,公元前710年),晋国军队侵伐陉廷之田(今山西翼城东南部),陉廷人遂与曲沃武公联合,于周桓王十一年(晋哀侯九年,公元前709年),在汾水之滨击败了晋哀侯的军队,并俘虏了晋哀侯。晋都国人于是在当年即拥立晋哀侯的儿子姬侯(晋小子)为国君,是为晋小子侯。这时的曲沃武公觉得留着晋哀侯迟早是祸害,遂即派自己的叔父姬韩万杀了被俘虏的晋哀侯和其弟弟。此后,曲沃武公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晋国公室已经根本就无法再予以控制了。
周桓王十四年(晋小子侯四年,公元前706年),曲沃武公设计引诱召来晋小子侯,随即将其杀死。周桓王派虢仲领兵讨伐曲沃武公,曲沃武公入据死守曲沃。虢仲奉周桓王之命,立晋哀侯的弟弟姬缗为晋侯,是为晋缗侯(公元前705~前679年在位),他是唐叔虞第十三代孙。
周釐王姬胡齐三年(晋缗侯二十八年,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再次率曲沃族兵攻伐晋缗侯,同时消灭了其他晋国公室,然后将晋国公室收藏多年的珍宝重器全部贿赂予周厘王。周釐王受贿后,即赐封曲沃武公为晋国正统国君,并行于中原诸侯国之列。
此后,晋孝侯、晋鄂侯、晋哀侯、特别是晋缗侯的后裔子孙们分散迁逃到西虢、随国、卫国等诸侯国,并以先祖的爵号为姓氏,皆称侯氏,世代相传至今。
姬姓侯氏族人大多尊奉姬叔虞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姒姓侯氏、曼姓侯氏合谱。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的叔段,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据历史文献《金乡长侯成碑》记载:“侯君讳成,字伯盛,周文王之后,封于郑,郑共仲赐氏称侯。”这里所记载的“郑共仲”,即春秋初期著名的郑庄公姬寤生的弟弟姬叔段之子。
姬叔段是郑武公姬掘突的次子,其母武姜厌恶长子寤生,多次请求郑武公立共叔段为太子,郑武公拒绝了。
郑武公逝世后,姬寤生在周平王姬宜臼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即位,是为郑庄公。这使得母亲武姜和弟弟姬叔段心怀不满,时刻谋划要倒兄即弟。
到了周平王四十九年(郑庄公姬寤生二十三年,公元前722年),母亲武姜向郑庄公请求把京邑(今河南荥阳)封给姬叔段,得到允许后,姬叔段得以居住在京邑,时人称京叔段,号“京城大叔”。之后,京叔段肆意扩展私家势力。不久,京叔段命郑国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同时听自己指挥。
当时,郑国大夫公子吕向察觉到京叔段有谋逆之意,就向郑庄公警告:“一国之臣,不能两面听命,若大王打算让位于京叔段,那么就去侍奉他;反之就应该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其他想法。”
然而,郑庄公仅只笑笑,依然不对京叔段加以任何干涉。于是,京叔段更加肆无忌惮,收取两属之地作为自己封邑,所控制的地域扩大到廪延(今河南延津北部)。
至当年农历5月,京叔段大力整治城郭、积聚粮食、修补装备武器,充实步兵战车,准备袭击郑国都城,同时又秘密联络都城中的母亲武姜为内应,让其届时打开城门。
实际上,郑庄公早就掌握了这些情况,在得知京叔段的具体起兵日期后,便命令公子吕率领早已经准备好的二百辆战车抢先攻打京邑城。京叔段措手不及且京邑城内的百姓都不支持,因此兵败,京叔段带着部分亲信兵卒逃奔到鄢(今河南鄢陵)。郑庄公又率兵继续追击,大胜。此后,京叔段再逃奔于郑国的边境小城共邑(今河南辉县)。见京叔段再无与己一较短长的能力了,郑庄公遂不再攻击,令其居于在这个偏僻的小城共邑。此后,京叔段又被人改称为共叔段。
共叔段后生凄苦,但其儿子姬共仲却十分贤明仁稳,不但未参与父亲的造反行动,而且在卫国利用郑国内乱时试图侵占郑国土地时,还率军协助郑庄公反击卫国军队。因此在共叔段逝世后,郑庄公赐其儿子姬共仲姓侯氏,此后形成一支侯氏,世代相传至今。
一部分姬姓侯氏族人尊奉姬共仲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姒姓侯氏、曼姓侯氏合谱。
第四个渊源:源于曼姓,出自春秋时期邓国君主邓侯之后,属于以先祖称号谐改为氏。
在史籍《姓考》中记载:“登侯,邓侯之后。”
邓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诸侯国,古邓国是在商康丁子嚣十五年(公元前1264年)即建立的诸侯国,是曼姓国。
邓国的先人早期就活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商王朝的邓为侯国,位置大体在今河南省孟州市境内,在典籍《卜辞》中就记载有“王在登”的记述,“登”即“邓”。据历史文献《明嘉靖邓州志》记载:“夏,帝仲康封其子于邓”,此邓之始。
商王武丁时期,大封诸侯,在丁已年(公元前1264年,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谱》推算为公元前1240年),将其叔父子曼(字德阳)封于邓地,建立了曼姓邓国,为一世邓国侯。商王朝晚期,邓国人逐渐南徙至今河南省的漯河市郾城县东南一带。
在西周初年,邓国又举族南迁至南阳盆地,其地域在今河南省的邓州市与湖北省的襄樊市一带,都城在邓州西南的林扒镇。到了西周中期,邓国又徙都于今湖北省的襄樊市襄阳区一带。
在西周时期,邓国与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关系密切,先后与井国、应国等诸侯国联姻,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周成王、周康王时代,周王室还派大夫盂慰问邓国君主。从西周中期开始,邓国君主一律称“公”,反映了邓国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春秋时期,邓国依然非常活跃,邓国与郑国、楚国等诸侯大国保持有婚姻往来。例如在史籍《春秋•桓公七年》中就记载,邓侯曾千里迢迢到鲁国访问。
周桓王姬林十七年(楚武王熊通三十八年,公元前703年),邓国与楚、巴二国发生了纠纷,引得楚、巴联军伐邓国,结果邓军大败,此后邓国开始衰落。
周庄王姬佗九年(楚文王熊赀二年,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伐申国经过邓国,受到了邓侯曼吾离的殷勤招待,当时邓国大夫们提出应借机杀掉雄心勃勃的楚文王,然而邓侯却认为楚文王是自己的外甥,肯定不会对邓国不利,遂不听群臣的建议。结果楚文王伐申归来时,毫不客气地攻击了这位娘舅的邓国。
到了周釐王姬胡齐四年(楚文王十二年,邓祈候子明渊末年,公元前678年),楚国再次大举伐邓国,将其彻底吞灭。
邓国灭亡后邓祈候的后裔子孙以先祖古称号为姓氏,称登侯氏。例如,左丘明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1年)中记载的著名曹国大夫登侯孺,就是邓祈候的后裔。登侯氏族人后来多省文简化为单姓侯氏、登氏,世代相传至今。
曼姓侯氏族人皆尊奉子曼为远祖、邓辉侯子噶吉为中祖、邓祈候子明渊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姒姓侯氏、姬姓侯氏合谱。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魏、晋、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拓拔部中有胡古口引氏、侯莫陈氏、渴侯氏等部族,以及在史籍《魏书•官氏志》中脱载的侯奴氏、古引氏等部族。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八~二十年(公元494~496年)从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洛阳(今河南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促进民族大融合,这些氏族的姓氏后多改为汉字单姓侯氏、陈氏、缑氏等。
另外,在北魏时期有个侯植,先被北魏皇帝赐姓为侯伏氏,继而改姓为贺屯氏,食邑一千七百户。北魏王朝灭亡后,侯植又出任北周政权的开府仪同三司膘骑大将军、肥城公,改为单姓侯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史稿•后妃传》等的记载:
蒙古族侯佳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ougiya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侯佳氏后多冠汉姓为侯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著名的俄罗斯学者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希罗科戈罗夫(史禄国,СергейМихайловичШирокогоров,公元1887~1939年)于1915~1917年在东北考察后,于在1924发表的《满族的社会组织》一书中记载:
满族寇侯尔氏,亦称寇侯喽氏,满语为KohorHala,汉义“弯曲、鞠躬、弯钩”,延伸义“浪子”,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老满洲部族,在瑷珲地区(今黑龙江黑河瑷珲镇)分布有四个小分支,人数不多。
满族寇侯尔氏是满族史籍脱谱姓氏之一,史书记载极其匮乏。在清末民初,寇侯尔氏多冠汉姓为侯氏、曲氏等。
第八个渊源:源于傈僳族,属于以图腾汉化为氏。
傈僳族侯氏,源出傈僳族中以猴为图腾的古老部落,后以图腾为姓氏,汉化称侯氏,世代相传至今。时至今日,傈僳族的猴氏族仍崇拜巨猴,喜欢饲养猴子,痛恨并严禁任何捕猎猴子的行为。
第九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苗族、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侯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侯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夏禹、姬叔虞(唐叔虞)、姬共仲、邓祈候(子明渊)。
分享按钮>>山西侨联推介《静升侯氏春秋》
>>大明金山卫守将侯承祖忠烈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