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氏网新闻】印氏宗亲须知

    中华印氏网 2013年1月15日 万家姓


现有关于姓氏起源的资料或书籍,对印姓的来源,虽表述各不相同,大致上都认为源于郑国大夫印段。既然如此,就有必要对周朝的郑国以及大夫印段有一个基本了解。

(一)

    西周末年(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姬静)即位。宣王励精图治,立志中兴,从家族中选拔能助其中兴的人才,看中了同父异母的少弟姬友,把姬友封到王畿之地陕西咸林(陕西华县东),为郑伯(三等诸候国),这是西周王朝最后一个分封的诸候国,自此始有郑国,姬友史称郑恒公。郑国于公元前806年受封始,历时431年,14世,23君,于公元前375年被韩所灭。周宣王在位46年,可惜继位者幽王(公元前781年至公元前771年,在位11年)无道,未能继承中兴之势。郑恒公预感不妙,与太史伯商议何所可以逃死?太史伯提出建议后,郑恒公当机立断,先把家属、财产寄迁于虢、邻之间(即今新郑附近),这就是历史上说的“恒公寄孥”,以后武公东迁(西周末年),建立新的郑国,开辟郑国400多年基业,并为周王室东迁、建立东周立下千秋功业(平王东迁,是依靠晋、郑、卫、秦的保卫,才得重建政权)。东周时期,周天子形同虚设,但任何一国要想称霸,都需要打着周天子的旗号,于是挟天子以令诸候的事情经常发生。凭郑国与周王朝的关系和所据的地理位置,郑国便成了诸候称霸的必须争夺的重要地区,郑国431年历大小战争140次之多,而郑穆公之后的242年就有90多次,其中被伐42次,出兵伐别国31次,并灭掉许国。在紧急关头被其他诸候国所救11次,出兵救别国有2次。长年争战使郑国日趋衰落,难以为继。

(二)

    郑穆公(公元前627年至公元前606年在位)是郑国第9位国君。郑穆公生子13人,其中一个名睴,字子印。子印生公孙黑肱,黑肱生段。段以祖父之字为氏,故称印段(按周朝制度,诸候国国君之子称公子,孙子称公孙,曾孙以后无法再依次类推,便以祖父的字为氏),印段即姬姓、印氏、名段、字子石,为郑大夫。印段生印癸。郑国处天下腹心,强国环伺,大国称霸必以服郑为先。“两大之间难为小,而郑晋强则事晋,楚强则事楚”,是指郑国在晋楚两雄之间,不知依附谁为好,处处被动,长年打仗,国力日衰。印姓乃郑国公族,不可能不受战乱之苦。特别是郑国被韩国兼并之后,郑幽公之子公子鲁率郑国部分宗室人员、军队、民众仓皇出走,印氏人员当然也应在仓皇出走之列。不然的话,印姓的郡望为何不在河南新郑附近,而远在陕西冯翊(治所今陕西省大荔县)呢。


(三)

    印段是否就是印氏的唯一来源呢?好像还不能下此结论。《春秋左传一襄公22年》(公元前551年)记有郑公孙黑肱病,立段为继承人,9月25月公孙黑肱去世。这是春秋左传中第一次出现印段的名字。《春秋左传一襄公29年》(公元前544年)记有郑国子展欲派印段去吊唁周天子,伯有反对说:“印段太年轻,不行”。伯有的意见未被采纳,印段还是去了。
《春秋左传一襄公26年》(公元前547年)记有印堇父和皇颉一同戎守麇城,被楚人抓住献给秦国,郑国人欲从印氏那里拿了财物,去赎回印堇父,后又改变办法才领回来。
从以上记录看,郑国除印段与印氏有关外,另有一个印堇父及印氏,印堇父既然可以同别人一起戎守城池,年令上应不会小于印段,并且印堇父和印氏这有一定关系 (按语言大师王力先生的话讲,周代贵族才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那么印堇父也应属于贵族)。除郑国外,其他诸候国也可能会有印氏。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形成以氏为主的中国百家姓),汉代统称为姓,并且自天子至於庶人都有姓了。由此看来,印段是印姓的来源(或重要来源)之一,是否是唯一来源,下结论的依据是不充分的。

(四)    印姓人口至今没有一个全国的准确数量,总体上看还是比较少的。据介绍,对1982年人口普查抽样资料的分析研究,占全国87%的人口,基本上只使用100个姓氏,90%左右的人使用120个姓氏,96%的人使用200个姓氏,98%以上的人使用300个姓氏,99%的人使用500个姓氏。以上述资料分析,两个单位(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分别抽样按人口数量排序,印姓被排在339、417位,虽然挤入了500个大姓之列,但仅属于98%-99%之间这1%中200个姓的其中之一,由此可见之少。就其分布而言,比较集中于上海、江苏、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等地。并且互相之间既无来源迁移方面的考证,也无人员的密切往来。当然,家谱是联系的方式和依据。就全国而言,家谱最早可追索至商代;西周时,朝廷专门设立了掌管家谱的官员,让他们“定世系、辨昭穆”;“而家谱特盛,迄于李唐,犹相崇重”;特别是在东晋南朝时,家谱还被当做朝廷选官和社会婚嫁的重要依据,“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家谱己不再是选官的重要依据;五代时期家谱之学出现衰落迹象;宋朝朝廷不再专门设立家谱机构,只是鼓励民间修谱,从而引起修谱风气向民间转移,并形成我国编修家谱的另一次高潮;明清时期,民间普遍撰修家谱,其中有些家族因人口过于众多,族谱一修再修,清代皇帝不仅积极编修自身家谱,还号召民间纂修。其中如雍正皇帝在要求各地方宣传的《圣谕广训》中,就提到各宗族要修族谱以联疏远。由于官方的倡导,全国各地都重视修谱,进而发展到几乎“家家有谱” 的程度(宋元时期家谱基本无存,现存家谱绝大部分为明清时编修)。比较典型的如有天下第一谱之称的《孔子世家谱》至民国26年就编修了6次,即宋元丰年间(1078-1085)首次刊印(以前祇具册写);明弘治二年(1489)首修;清顺治十年(1653)二修;清康熙甲子年(1684)三修;清乾隆甲子年(1744)四修;民国26年(1937)五修。

    就印氏家谱讲,现存在公共馆所的有上海图书馆《江东印氏宗谱》,是民国29 年(1940)铅印本;吉林大学图书馆《江苏镇江印氏族谱》,是民国23年(1934)活字本4册;湖南临澧县档案馆《印氏族谱》,是民国32年 (1943)木刻木12卷。这是有资料介绍的,公共馆所有存但无资料介绍以及民间保存的族谱,相信还有很大数量。根据现有资料,各地印氏族谱多始修于清代,追索至明或以前。如上海,现有印姓人口1.19万,其记录是明末清初为避战乱,自湖北公安迁入,迁入前无考。湖北仙桃印姓人是明初迁入,迁入前无考。由此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印姓人修谱较晚,是全国大普及开始的,且自成体系,互不关联,各地族谱基本上是不太完整的史籍(多数姓氏的族谱可能都是如此,除极少数外,家谱是不可能完整的)。

    其实,断代史也好,无关联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印姓人,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了解自家发展史,学习先贤的品德及奋斗精神。可否作一假想,有朝一日,将全国印姓家谱集中,选人研究编辑,汇成印姓谱系,将古代、近现代以及当今的先贤和名人业绩整理成册,供印姓子弟研读,激励其成才。如此,不可谓无必要也。(2007/05/05)


分享按钮>>【印氏家谱源流】冯翌堂东海印小屯印氏宗谱
>>【印氏文化古迹】我的印氏百年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