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氏家谱源流】莘氏姓氏渊源
- 中华莘氏网 2013年2月26日 万家姓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己姓,出自远古帝王高辛氏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据史籍《路史》、《元和姓纂》、《潜夫论》记载,相传黄帝之后有高𨐌氏,即颛顼帝,史书后来多将“高𨐌氏”简笔书写为“高辛氏”。
颛顼生嫡子名称,称生嫡子名卷章,卷章生嫡子名重黎、吴回。重黎是帝喾执政时期的一位氏族联盟首领,由于甚有大功,能光融天下,谆耀敦大,帝喾很欣赏重黎,命其号曰“祝融”,是为火正官,专门管理火,也就是掌管王廷辅政、天文祭祀以及对外军事。
后来重黎受命出兵镇压不从之族,结果遭到惨败而归,帝喾怒而诛杀了重黎 ,以其弟吴回接替重黎之职,复居火正,继为祝融,平定了叛乱之族。中国民间数千年以来一直尊称敬祀的“朱天菩萨”,就是火神祝融吴回。
祝融给自己的儿子们分赐八个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莘氏就是出自其中己姓的一个分支,因播居于漯水之畔水草肥美的莘州(莘亭,今山东范县、莘县一带),遂指地为姓氏,称莘氏,亦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正确读音作xīn(ㄒㄧㄣ)。
第二个渊源:源于尹祁姓,出自远古帝王尧之异母兄长挚的后代,属于以国名号为氏。
相传,相传尧父为帝喾,母为陈锋氏女。帝乃黄帝曾孙,在位七十一年,“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逝世后由尧之异母兄长挚继位。
挚在位九年,因为不善于理政,因此干脆禅让于尧。尧执政七十年,年老后由四岳举荐,禅位于舜。舜摄政二十八年,执政三十九年后,禅位于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
大禹继位后,大力整觞河山,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夏王朝,之后封帝尧之异母兄长挚的后代于莘邑(今陕西合阳),建立了莘国。在挚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莘氏,后有人去“艸”偏旁简改为辛氏者,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在典籍《诗·大雅》中记载:“缵女维莘。”在史籍《郡国志》中也记载:“合阳南有古莘国,散宜生为文王求有莘氏女以献纣,即此地也。”
该支莘氏、辛氏同宗同源,得姓至今已经有四千六百多年历史了,该支莘氏的正确读音作shēn(ㄕㄣ)。
第三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朝初期夏王启给高辛氏之子挚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莘氏源出有莘氏古国(今山东曹县),是夏启赐封自己第二个儿子的封国。
这个有莘古国与夏禹一族关系极为密切,根据史籍《史记·夏本记》的记载,夏禹的母亲修已就是有莘氏之女。
据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的记载:“夏启封支子于莘国,子孙以国为姓,望族居于天水。”在史籍《左传》中指明:“莘,太姒国也。”这在史籍《寰宇记》上也记载:“莘国,本姒姓,是夏禹的后代,禹母太姒即此国之女。”
有莘氏部落的故址在今山东省曹县北部的莘家集,是莘氏族人的发源地,史称莘氏正宗,正确读音作xīn(ㄒㄧㄣ)。
莘氏族人大多奉夏禹为得姓始祖。
第四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历代之妃有莘氏,属于以先祖母故国名为氏。
据说有莘国的女子聪明美丽,后来商王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娶的就是有莘氏的女儿,以后历代君王沿之。
据史籍《史记·周本记》记载,到了殷商王朝末期,“帝纣囚西伯于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因殷嬖臣而献之纣。纣大悦,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及赦西伯。”这一段历史记载证实了有莘国女子的美丽和妖艳。
在殷商王族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母故国名为姓氏者,就称有莘氏,后也省文简化为单姓莘氏,正确读音作xīn(ㄒㄧㄣ),今读作shēn(ㄕㄣ)亦可。
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虢国莘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莘,是西周初期虢国的一个邑地。周武王灭商建周之后,将其地分封给自己的两个叔叔虢仲、虢叔,建有两个诸侯国,皆称虢国,史书上将其分为东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虢(今陕西宝鸡陈仓区),莘地(今陕西合阳)在当时隶属于西虢。
到了西周晚期的周宣王姬静执政后期(公元前790~前784年),西虢君主虢文公虢季因不堪犬戎民族的不断侵扰而举国东迁,莘地一度被犬戎所占。
周惠王姬阆二十二(晋献公姬佹诸元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西虢被晋献公所灭,还亲率大军驱犬戎于西败,莘地从此成为晋国的一个邑地,建有莘城(莘亭)。其后,即有西虢国人以故地名称为姓氏者,称莘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祝融(重黎)、挚、夏禹、虢季。
迁徙分布
莘氏或是一个典型的汉族姓氏,总体来讲是先有𨐌氏,后演变为莘氏、辛氏。莘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但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八十九位门阀。
今山东、四川、安徽、浙江是莘氏族人主要的分布区域。
分享按钮>>【莘氏家谱源流】莘氏(辛氏)字辈排行
>>【莘氏家谱源流】莘氏郡望堂号与宗祠通用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