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易氏源流【以地易水为氏】:黄帝灶子昌意直系后裔-有易部落-鲜虞国-中山国【古易水今河北省平山县、唐县、定县、安县一带】王族直系后代-易姓 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易宪武教授的《易氏源流考辩》、《再论易氏源流》和旅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易富贤博士的《有易部落-鲜虞国-中山国-易姓一脉相传》两位碟谱专家权威论证:易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并非赐姓,易姓祖先来源于河北古易水有易部落后裔白狄族易牙后代的易国/鲜虞国/中山国。旧谱的易姓起源,众说纷纭,古籍《姓氏考略》一书说易氏“以地为氏”。宜春谱认为是以地为氏;黔阳宋朝谱序中说“自古有易国,后以为氏”。湖南谱(宁乡、浏阳、黔阳、衡阳、新化、湘乡、湘阴、湘潭)各谱以及湖北黄冈等谱一致认为源自战国魏国上大夫(国相)易恺,魏之同姓(姬姓),食采于易水;江西谱(宜春、萍乡、上高等地)中均记载战国末期尚公曾食采易水,又仕齐国,最后葬于太原,为太原易氏始祖。众谱公认易氏源于易水,后居太原,辗转迁湖南浏阳,再迁江西,然后分迁湘、赣、鄂三省。 唐代雄州刺史易文赟所著南谱和南宋状元王容给易氏家谱作的序文均说源于易水,后居太原。宋代状元易祓(官至礼部尚书封开国侯)所著《庆源集》说:“检兹家乘,始自易水受封赐姓。后徙太原,徙金陵、徙长沙浏阳,至徙江西太和,散居吉安、袁州、洪州、复徙长沙、宁乡等属,若恺、若仁福、若万年、若雄、若重、若亮以降,其时其地约略约可稽。”指明易姓确与易水地域有关,并述及其迁徙流衍,不过对“受封赐姓”的始祖,却含糊其辞,赟公、祓公等人对易氏来自白狄族中山国可能忌讳,查来查去唯一能牵附皇姓的只有曾为魏相的中山君恺公了,给人以易姓来自周文王/毕高公的假象。《元和姓纂》、《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及《尚友录》上均记载易姓是齐大夫易牙(孔子和孟子对他评价很高,到唐朝才将他视为奸臣)的后代。古音易、狄通用,如《左传》、《韩非子》中所载齐桓公大夫易牙,《大戴礼记》、《论衡》记作狄牙。鲜虞/中山国饮食文化非常发达,可见白狄族易牙为中国饮食业祖师是当之无愧的。我们都羡慕英雄人物,但事实上还是于右任说的好: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几十年。除了秦皇汉武等少数皇帝外,其他皇帝都没有易牙对中华民族作的贡献大。要是我们易氏族人还以易牙为耻的话,真是愧对祖宗!
易富贤已经考证易牙是白狄族人,而易水鲜虞/中山国是白狄族国家。尚公、恺公是现在易氏先祖,现在易氏是中山国王族直系后裔。中山国是世袭制。鲜虞国想必也是世袭制度。国王总不能长期亲自外出做间谍,那么易牙外出时候不可能是国王。似乎易牙不会是中山国王尚公、恺公的先祖,因此只能是现在易氏的先祖族人,不可能是直系先祖了。但由于多种古籍都说易氏是易牙之后,我们没有充足理由就不能推翻这种说法。看看当时情况,易牙本人或其后人还真可能是鲜虞国王:1、因为易牙承担的责任重大,做出的牺牲也很大(还损失了一个儿子),能承担如此大任的可能是国王的兄弟或者子侄,至少应该是王族成员。春秋时期白狄长期战争,公元前627年白狄国王白狄子被晋国打败后俘虏。而《春秋左传•僖公》还记载其前7年(公元前634年)时易牙的活动。白狄子被俘后,从能力和功劳看,此时白狄国家重新选国王的话应该非易牙莫属了。2、就算易牙本人没有当国王,但其宗族势力很大,春秋时期世袭制度并不特别严格,在后面长期战争过程中,王权的更迭是可能的,易牙的子孙可能当上国王,然后将世袭制度固定下来。
众谱共词说易氏起源与易水有关,而易水出现在史册是在公元前三百多年,此前几百年应该就已经存在了。据记载其前400多年前北狄鲜虞国就已经存在于易水流域了,其前三百多年有白狄族易牙这个易姓最早人物。《姓氏考略》一书说易氏“以地为氏”,黔阳宋朝1260年谱序中说“自古有易国,后以为氏”。因此说现在易氏“以地为氏”还是有据可查的,这里的易国应该是指白狄(易)国/鲜虞国/中山国,说易水与生活在易水的白狄(易)有关才准确。
《元和姓纂》、《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及《尚友录》上均记载易姓是齐大夫易牙的后代;《姓氏考略》及黔阳谱说“以地为氏”。二者并不矛盾,因为现在易姓是易牙之后,但易牙并不是最早姓易的,易牙与其他族人一起都是因为“以地为氏”而姓易的,只是这些族人没有后代传下来而已,传下来的都是易牙的后代。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易水歌》中的名句。公元前228年,荆轲受燕太子丹的重托去秦国刺杀秦王,太子丹等人在易水河畔为荆轲送行。多年来,历史学家多数认为“易水”在河北易县,但文献中的其他地名却无法据此对号入坐。2002年底,经过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考证,古易水分为南、北、中三条,并不是以前所认为的在现易县附近,而是在南边的唐县、定县、安新一带,战国时候属于中山国,而不是燕国。中山国于公元前296年被赵国灭国后易水属于赵国。乘着秦始皇到魏国报仇、丧母耽搁了攻燕,公元前228年燕国才能在盟国赵国的易水边送荆轲。古代炎黄子孙有的徙居蛮荒地区划为夷帮,例如北狄中山国、东夷商朝后裔、西戎秦国、南蛮楚国等都是炎黄子孙又有什么错了,今天开明时代,我们易氏要像狄姓勇于认祖,综合我们易氏各地老族谱和国家考古历史资料显示,我们易氏就是轩辕黄帝灶子昌意直系后裔徙居古易水建立的白狄族中山国王族直系后裔,易氏起源应去伪求真还原事实和历史真相,上对祖宗,下给子孙后代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