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通今:(公元1914~今), 福建长汀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少年先锋队,1930年参加县苏维埃宣传队。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涂通今一心想上战场杀敌,领导却让他当看护。当看护是要考试的,题目是“为什么要学看护?”涂通今识字,看到考场门口有副对联“救治前方归来的英勇将士,培养无产阶级的医学人才”,就抄了上去,结果考了第一名,在福建军区后方总医院学看护,开始了医学生涯。1932年10月考入红军卫生学校第二期,学员近三十名。李治当时是专职教员。红军卫生学校成立于1931年,开始称红军军医学校,贺诚是第一任校长,第一期学员二十五名,有张汝光、刘放、游胜华。1932年红军军医学校改称红军卫生学校。1933年红军卫生学校和傅连璋的红色医务学校合并,李治负责教解剖、生理、细菌,孙仪之教病理、内科和诊断。1933年毕业,任红三师第八团军医。不久红三师与红十二军合并为红九军团,仍在第八团任军医。长征开始时,任红九军团兵站医院第一所主治医生。到遵义后,红九军团兵站医院撤消,任红九军团司令部卫生所所长。红九军团改编为红三十二军后,任第九十六师卫生部医务主任。长征结束后,第九十六师师部划归中央教导师,任师医院第一所所长、师卫生处医务主任。 涂通今用这么一段话浓缩了他对长征的感受与感情:“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群众留恋,指战员有怨,为什么不吸取前四次反围剿战争胜理的经验,又不听先贤的意见,固执错误路线。好在,遵义会议总结经验,毛主席重新掌权。长征方向明确。指战员英勇善战,四渡赤水、巧渡金沙、强渡大渡河、抢占腊子口。摆脱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和反张国焘搞分裂。三军会师,胜利联欢。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甚至为国家发展建设,打下了基础,树立了中坚,长征精神永远流传。”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四后方医院医务科科长,干部结核病疗养所副所长,八路军第二后方医院医务科科长。1938年底入卫生学校学习。1940年,学校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在该校学习了四年。1942年毕业,任延安国际和平医院外科主治医生。曾经为两个团扑灭了疥疮。 解放战争时期,任松江军区卫生部部长,接管了哈尔滨伪满军医大学,改编为东北军医大学,兼任校长。1947年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东线卫生部部长,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第四野战军入关后,任中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组建华中医学院,兼任院长、党委书记。 1951年与钱信忠、潘世征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留苏生。以优异成绩被前苏联医学科学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录取。在前苏联学习期间,熟练掌握了俄语,在神经外科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1955年取得副博士学位。继入前苏联医学科学院特别系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回国,任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校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顾问。“九一三”事件后,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临时帮助工作,任代理院长和书记,主持全院工作。他1956年在第四军医大学组建了神经外科。在临床中开展的从小脑幕上入路切除听神经瘤、延脑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第三脑室后部脑瘤切除术等,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创了我国神经外科的新局面。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撰写学术论文和编译医学着作,总计在二十五种以上,翻译了前苏联《神经外科手术学》,编审了《实用神经外科学》、《野战外科学》,主持翻译了前苏联《血管内神经外科学》,引进了脑血管疾病治疗新技术,还主编了《急症神经外科学》等专业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