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孙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孙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盐城市.阜宁县.板湖镇.孙老庄修谱 第 11 楼

江苏谱:(卷二十一“大统世表”第五叶)吴会 字楚望,号霁窗,晚别号牧坡。襟度恢廓,外粹内刚,诗文不尚绮靡,多游诸大老先生之门。刻意勤学,当世利弊莫不练达。生嘉定庚午六月二十七日,登端平乙未第,授迪功郎,监无为军,转淮西运幹,转从事郎,历任开庆元年除常州太守,授朝议大夫,卒咸淳六年庚午十月二日,寿六十一,配谢氏,生同庚,卒淳祐癸卯四月三日,年三十四岁,继娶许氏,生宝庆二年丙戌六月五日,卒元元贞元年乙未二月二日,寿七十岁,俱封安人,侧出子观蒙,早世,以蒙子观复归宗为嗣,家常州,有前录。
注:本谱中观复为吴会四叔蒙子,蒙世系下载:“子三,观复、观益、观恒。观复归宗嗣吴会”
蒙父锡祚:“字绍先,号鹿岑,行细五,出继绍溪口吴时敏为子,配姚氏,子一:蒙”

江阴谱:吴会 行一,字楚望,号霁窗,晚号牧成。生于嘉定庚午六月二十七日,卒咸淳六年庚午十月,寿六十一,配谢氏,赠安人,继配许氏,俱无出,侧室氏生子一:观蒙,先嗣侄千一,又嗣堂侄观复。公襟度恢廓,外粹内刚,诗文不尚绮靡,多游诸老之门,信庵赵公于公尤厚,当世利弊莫不练达。登端平乙未第,授迪功郎,监业改转淮西运幹,转从事郎,淳祐八年己酉侍父归展墓,有省墓诗,历六任,转知高邮县,又八任,转知常州,以烦言降朝散郎,又三任,咸淳五年以恩例授朝奉大夫,再请归,与族属叙旧,留连数月,谒審坑天王祠,舁去万登公中段碑,买舟而回。
注:子千一。
卷一“传”第五叶《常州太守楚望公传》:公讳吴会,字楚望,号霁窗,晚号收坡(注:上作“牧成”,此作“收坡”,各误一字)襟度恢廓,外粹内刚,世利弊莫不练达,诗文著作,不尚绮靡,登端平乙未第,授迪功郎,监业转淮西运翰(又“幹”字误),转从事郎,淳祐八年侍父告归,起,知高邮县县,辅知常州府,旋以烦言降朝散郎,咸淳五年恩例授朝奉大夫,致仕归,遂以官为家焉。先是公侍父告归时曾省祖墓于新安休邑之黎阳乡,复起予归后又之新安,与族属留连道故,经数月。载其先世唐金吾上将军万登公碑中段而回,以为后世集族凭验,其惓惓于祖宗者里者如此,盖诚有心人也。至公宦迹,世远年湮,已无可考第迹,其烦言降官,殆亦厪念国是,切心民瘼,为当时仕宦中之梗谔者欤。
裔孙廷瑞拜撰。
此《常州太守楚望公传》江阴谱、成化谱各有之。至于“至公宦迹,世远年湮,已无可考第迹”,查得成化谱中廷瑞世系:“十五世 纯三公讳廷瑞,字温玉,号芝田,震宗公长子。……家谱赖其搜索编录锓梓,后世得其所据,其功大甚。乃若审阬天王堂之复,亦赖公启之。其他尊祖敬宗之道,无所不用其心,可谓贤矣。宏一公感其修谱之德,立主以配祀万登公。生宋景定癸亥十二月二十九,殁元辛酉十二月十八”。“癸亥”是南宋景定四年(1263),“辛酉”是元至治元年(1321),即孙廷瑞是宋末元初人。孙吴会在修统宗谱时孙廷瑞已虚岁9岁,跟孙吴会应亦属同时代人,何来“世远年湮”?想是孙吴会宦迹无定,让孙廷瑞无从查考也。

无论是成化谱、江阴谱中的世系、《常州太守楚望公传》,都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即“咸淳五年以恩例授朝奉大夫,再请归,与族属叙旧,留连数月,谒審坑天王祠,舁去万登公中段碑,买舟而回”。咸淳五年孙吴会回到老家,“与族属叙旧,留连数月”,“后又之新安,与族属留连道故,经数月”,这数月内,他与族属叙旧道故,在干什么?


作者:117.80.45.* (2009/1/30 10:33:56)   回复此贴
  回复:盐城市.阜宁县.板湖镇.孙老庄修谱 第 12 楼

我的猜想:孙吴会必定不自张扬地在收集家族资料,事隔二年,即咸淳七年,就修纂出台了《新安孙氏统宗源流族谱》!
“载其先世唐金吾上将军万登公碑中段而回,以为后世集族凭验,其惓惓于祖宗者里者如此,盖诚有心人也”也透露出了此中情由,因廷瑞不知有《新安孙氏统宗源流族谱》,故仅听族人传说而作此猜测也。否则,他也不用花二十年的精力来修纂大德十年谱了。
廷瑞不知有《新安孙氏统宗源流族谱》:
1、从统宗谱和成化谱中关于孙吴会的世系如此不同可为一证,如生年、如配偶,绝不类同,想孙廷瑞是道听途说而臆会之。
2、从吴世本人世系往上推:
成化谱
吴会――玠――次龙(小二公)义公(二公)――三公――沂公(居唐田)――天祐――兴宗――拱辰――参公――佐公――万登
万登有子四:敏公、佐公、侁公、彦公。佐公居二。

统宗谱
吴会(元会)――道厚――德震――仁忠――铨――学凤――时华――宝金(名子厚,迁草市)――惟绍――大(迁坑口)――若容――宰――侁――万登
万登有子四:优、彦、侁、敏,侁居其三。
江阴谱全从成化谱,唯江苏谱“三公”作“鹤来”,其它也全同成化谱。本来江苏谱、江阴谱皆从成化谱而出,此无可疑。

统宗谱中吴会为万登十四世孙,而成化谱吴会为万登十二世孙,其它类同者基本皆无
孙廷瑞是否全不知有《新安孙氏统宗源流族谱》呢?“大德十年岁在丙午莫春之初裔孙廷瑞百拜敬叙”的“孙氏族谱序”,在成化谱、江苏谱、江阴谱中都有收录。唯成化谱中多出廷瑞原注的小字,而此小注在江苏谱、江阴谱中都无。孙廷瑞在序中说到“万登公之来南也,奠居于休宁黎阳乡之唐田,吾里審坑天王堂实公咸通十四年所创,故有牌。今断缺矣。其犹存八十三字,曰‘雄姿嶷然’、曰‘分营捍御’、曰‘排难卻患’,谓公也”。下面就有他所作的小注:“断碑而为三,下段元刻天王像亦存。十一世孙前常州守吴会寓居南徐,咸淳己巳岁游庵中,舁去碑中段,载之归舟,寻置于王村篙工丁者家。今购索不获。按常守所传谱图,于中书‘祖孙万登’四字,又记葬处于两旁,书‘元唐田双穴妻王氏见有石碑在審坑庵’凡十六字。審坑庵宇,比岁一新,廷瑞叙其事,求弘斋曹先生为碑记,其断碑更龛置之”。
此“常守所传谱图”,应为孙廷瑞所见的残叶(应该当为写本),故有残存数字的说法


作者:117.80.45.* (2009/1/30 10:35:23)   回复此贴
  回复:盐城市.阜宁县.板湖镇.孙老庄修谱 第 13 楼

孙万登在唐煞宗咸通年间(860-873年)时,官至金吾上将军。906年,孙万登奉令率领军队沿赣东进入皖地,屯军徽州休宁。不久,唐亡,孙万登已无主可从,无令可奉,遂率部在休宁定居下来,并选派军中身体强壮、精于农事的士卒就地辟荒耕耘。据后来的《龙舒孙氏家谱》记载,孙万登定居休宁后,安居乐业,人丁兴旺。经历宋、元两朝,到明朝宣德三年(1428年),居住在休宁、祁门、款、黯四县的孙氏人口总数已超过2万人。这些人皆尊孙万登为孙氏始祖,也有的称孙万登为“休宁一世祖”。

作者:117.80.45.* (2009/1/30 10:41:10)   回复此贴
  回复:盐城市.阜宁县.板湖镇.孙老庄修谱 第 14 楼

一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孙氏)又有出自妫姓。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字,无字二子:恒、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富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凭,字起宗,齐卿。凭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
  一是《古今姓氏书辩证》:
  “齐田完字敬重,四世孙无字,二子:常、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冯,字起宗,齐卿。冯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作乱,奔吴,为将军。”

作者:117.80.55.* (2009/2/4 19:44:28)   回复此贴
  回复:盐城市.阜宁县.板湖镇.孙老庄修谱 第 15 楼

洛阳《孙氏族谱》浅谈

孙庆笃

洛阳孙氏族谱,尊明初孙兴祖(1337——1371)为始祖。

孙兴祖,濠人,从太祖渡江,积功为督先锋;战龙江,迁统军元帅。破瑞昌八阵营,擢无策卫指挥使。兴祖沉毅有谋,大将军徐达雅重之,克泰州以达请,命守海陵。海陵,士诚兵入淮要地也,兴祖整军令,练士伍,防御甚严。吴兵自海口来侵,击败之,擒彭元帅。平江既下,命兴祖取通州,士诚守将已诣徐达降。进大都督副使,移镇彭城。达既定关侠,旋师北向,檄兴祖会东昌。从克元都,置燕山六卫,留兵三万人,命兴祖守之,领大都督分府事。大兵西征,扩廓由居庸窥北平,达谓诸将:“北平有孙都督,不足虑,”遂直捣太原。语详达传。洪武三年,帅六卫卒,从达出塞,次三不刺川,遇敌力战死,年三十五。太祖悼惜之,追封燕山侯,谥忠愍,配享通州常遇春祠。



作者:117.80.55.* (2009/2/4 20:02:33)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57 每页5条 当前3/12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0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0)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孙氏论坛  执行时间:1,169.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孙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